教育演講2:遠距醫療照護

E2-1
心血管疾病之創新性遠距照護應用模式
The Application of Tele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何奕倫 吳惠雯* 黃惠君 陳盈憲 莊寶玉* 賴飛羆** 陳明豐
台大醫院內科 台大醫院護理部* 台大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

  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指出,2008年國人一年平均看診次數達十五次,創近九年新高。根據2009年3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也指出在門診與門診間,美國病人都忙著:預約下次門診、領連續處方、要求轉診、問抽血報告、問上次忘了問的問題。1有甚麼方法改善病人就醫的困境?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談到:如果病友抽血後馬上知道結果 ,如果病友可以上傳居家監測結果並繪表觀察變化,如果醫療照護人員可以跟據這些結果來調整藥物,如果病友可以不用看門診就可以完成這些需求-如此就可減少病友就醫的不便。1要達到這樣的狀態,病友需要有一個個人健康照護記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病友除了在醫院的診間建立健康照護記錄,還可以在網路上建立健康照護記錄。現行共有兩種個人健康記錄的兩種方法:孤立性(stand alone) 個人健康記錄與整合型(integrated)個人健康記錄 。1孤立性個人健康記錄由 Google, Microsoft, WebMD這些網站發展,這些個人健康記錄由居家或藥局傳送至網頁儲存,並未與醫院資料聯線。因此孤立性個人健康記錄由個人檢視,缺乏醫護人員的回饋機制。整合型個人健康記錄需與醫療院所的電子病歷作一結合,這些個人健康記錄能夠使個案除了提供居家上傳的最新資料外,並能與過去個案在醫院的資料比較,得到完整的病情掌控。 因此整合型個人健康記錄可以讓個案管理師尋求醫療院所中照護團隊的整合意見,給予個案適當的回饋機制。美國歐巴馬總統最近簽署的經濟振興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ARRA)特別提到自2011開始,至2015年的5年間,如果美國醫師們願意接納並有效率的始用這些電子健康照護記錄,政府將發給這些醫師美金44000至60000元的獎勵。1為什麼要到2011年才開始實施呢?因為很少的美國醫師或美國醫院擁有並採用電子健康照護記錄,約 17%的美國醫師及 10%的美國醫院擁有最基本的電子健康照護記錄。 2,3
  台大醫院從民國92年8月開始設立心衰竭中心,由個案管理師展開以電話雙向溝通進行的照護方式。在台大心臟衰竭中心的研究顯示:病患與個案管理師的雙向電話遠距溝通對心臟衰竭住院天數與次數均有明顯的改善。4,5台大醫院也已在2009年成立遠距照護中心,展開心血管疾病之創新性遠距照護模式。

參考文獻
1. Tang PC, Lee TH. Your doctor's office or the Internet? Two paths to personal health records. N Engl J Med. 2009 ;360:1276-8.
2. Jha AK, DesRoches CM, Campbell EG, Donelan K, Rao SR, Ferris TG, Shields A, Rosenbaum S, Blumenthal D. Use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U.S. hospitals. N Engl J Med. 2009;360:1628-38.
3. Blumenthal D. Stimulating the Adop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 Engl J Med. 2009;360:1477-9.
4. Ho YL, Hsu TP, Chen CP, Lee CY, Lin YH, Hsu RB, Wu YW, Chou NK, Lee CM, Wang SS, Ting HT, Chen MF. Improved cost-effectiveness for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ulure by combined home-based intervention with 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s. J Formos Med Assoc 2007; 106:313-319
Chen YH,Ho YL, Huang HC, Wu HW, Lee CY, Hsu TP, Cheng CL, Chen MF.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cost-effectiveness for management of systolic heart failure in Chinese by home-based intervention. J Int Med Res. 2009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