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3:結核病診斷之新進展
Recent Progress in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S3-5
結核病分子診斷的新發展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 Tuberculosis
周如文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

  結核病在我國仍是一項急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主要是經由飛沫感染結核菌群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所致。行政院已於2006年核定「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計畫」,疾病管制局更針對多重與超級抗藥性結核病人於2007年建置「MDR醫療照護體系」。根據2008年資料顯示,台灣有14,256例確診的結核病個案,其中有117例為新通報的多重結核病個案。目前,臨床上傳統診斷結核病的方法包括抹片鏡檢、細菌培養、鑑定及抗藥性試驗,須時6~8周曠日廢時,在個案管理和控制疫情傳播方面有侷限性,造成公共衛生的問題。遑論抗藥性的結核菌株的產生,使得檢驗效能再度面臨挑戰。有鑑於此,防治計畫中的檢驗體系急需建立最有效益的檢測與監測系統。所幸目前已有多種分子診斷,如:核酸增殖技術(nucleic-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潛伏結核病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試驗及基因分型工具已被發展完成,且視資源及需求納入各級實驗室的例行檢驗流程中。台灣疾病管制局參考實驗室已依照不同檢測目的,設計適當之分子診斷運用策略,大符縮短報告時間,早期確診個案及提供抗藥性檢測結果。基本上,分子檢驗因技術要求、操作環境、方法敏感度及價格昂貴、使用指引缺乏等限制,尚無法完全取代實驗室傳統檢驗方法。惟,如果能確實執行分子檢驗的內、外部品管,則仍可初步快速釐清感染及確認病原。一般而言,最後結核病診斷,仍必須仰賴診治醫師就臨床症狀進行綜合研判。至於,目前結核病檢驗工具的國際發展趨勢,建議必須考量資源有限地區的應用性及定點照護(point-of-care, POC)診療時使用與判定的方便性。分析結果,可能只代表患者最近曾被結核菌感染,無法確認病灶真正是活動性結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