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研習營-新興感染疾病

程 序 表

生技-4
變形金剛(四):超級細菌的反撲
王振泰台大醫院 醫師

  在人類發現、發明抗生素之後,有些人曾經以為由細菌所引起的感染症,將因此而成為歷史。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隨著臨床上抗生素的使用越來越多,抗藥性細菌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些細菌性的感染,已經面臨到無藥可用的局面。
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分泌能夠水解抗生素的水解?、改變結構使抗生素無法與之鍵結以發揮作用、改變菌體的外膜使對抗生素的通透性大幅減弱、於細胞膜表面大量表現幫浦機制以將抗生素排出細菌體外。而在這些抗藥性的機轉中,最重要的則非「分泌能夠水解抗生素的水解?」這一項莫屬了。在去年(2010年)引起醫界極大震撼的「超級細菌」,其實就是能夠分泌可以水解廣效抗生素碳青黴烯(carbapenema)的碳青黴烯?(carbapenemase)之腸道菌。
而目前主要的抗藥性細菌,包含下列幾種:甲氧苯青黴素抗藥性將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碳青黴烯抗藥性腸道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與碳青黴烯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這些細菌也正是引起大部分醫療照護機構相關感染的致病菌,造成了臨床治療上極大的挑戰。
造成抗藥性細菌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免疫抑制療法、侵入性醫療的使用之外,最重要的在於抗生素的不當使用與感染管制措施的遵行度不佳。為了要反轉細菌抗藥性增加的趨勢、避免日後無藥可用的窘境,確實遵守感染管制措施與適當的使用抗生素,應是我們必須努力達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