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4:環境安全及健康

S4-4
生物性環境威脅—病媒蚊防治
Chien-Ming Shih 師健民教授
Graduate Institute of Medicine, M.Sc. Program in Tropical Medicine,
College of Medicine,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蚊媒介傳染病(mosquito-borne infections)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全世界每年約有四億人口之感染及壹仟貳佰萬人之死亡病例,病媒蚊可以傳播病毒、原蟲及絲蟲等重要致病原,並常導致大規模突發性新興及再浮現感染症(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ns)之爆發,因而經常造成國家防疫工作之緊迫及紊亂,不但影響民眾健康,亦嚴重衝擊各級政府機關防疫工作之成效。有鑒於近年來登革熱(dengue fever)疫情在台灣南部縣市之持續性爆發,除強化現有醫療體系之臨床診斷及治療外,亦提醒人們應積極重視「病媒蚊防治」之認知及執行工作,方能有效達到防疫成效,以維護民眾健康。而「病媒蚊防治」之認知,亦需瞭解病媒蚊之生活史、吸血習性、產卵特性、棲息行為及環境生態等影響因素;而「病媒蚊防治」之執行工作,則需釐定完備妥切之整合防治策略(Integrated control management),尤其應考慮到防治措施之能用性(attainable)、持續性(sustainable)及社區居民之接受性(acceptable),並依據即時防治狀況而適度調整防治措施。回顧台灣過往之防疫歷史,台灣曾在1950年代面對超過百萬人感染瘧疾(malaria)之嚴酷威脅,亦能藉由持續之「病媒蚊防治」及監測措施,而達到根絕瘧疾盛行之防治成效,反觀今日面對登革熱之盛行威脅,以古鑑今,值得我們深思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