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2:植牙面面觀

程 序 表

S12-5
數位時代之植牙義齒製作
林立德
國立台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

  近代植體治療的發展已有5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的20-30年,臨床上對於植體治療的重點,常常著重於植體與周圍骨組織的骨整合是否能成功及是否能維持,對於植體(人工牙根)上的補綴物(假牙),常常只著重在缺牙的病患經過植體治療後是否能恢復咀嚼功能。九零年代開始,牙科植體的骨整合在一般情形下已經是可預期的,牙醫師漸漸將目光焦點移到如何以較快的速度,精準地種植人工牙根,並且製作功能、美觀都合乎病患需求的植體補綴物。二十一世紀數位的蓬勃發展,廣泛的被應用於工業與生活之中,帶給大眾生活上諸多的便利。事實上,數位化近年來也被廣泛的應用於植牙治療,讓前述期望更快、更美的治療更容易達到。其中,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CBCT)的發展、模型經由桌上型掃描或口內掃描的數位化、補綴物的電腦輔助設計(CAD)及電腦輔助製作(CAM)等等技術、設備的開發,都在數位時代的植體補綴物治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速的數位運算讓電腦斷層能切得更精細,讓我們可以在照射完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準確、精確的組合重建口腔顏面的立體結構;模型的掃描讓模型的數位化及後續的CAD/CAM設計、製作變成可能,而高速的數位運算也讓口內掃描(口內數位印模),不須經由傳統印模技術直接取得數位模型成為可能,也減少了部分病患因使用傳統印模時不舒適、嘔吐反射的情形。而電腦輔助設計及電腦輔助製作的齒雕機的使用,大幅度降低補綴物製作繁瑣的步驟及冗長的時間,使一些較簡易的補綴治療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由於數位化科技的整合,目前植牙治療也可能從植牙手術的計畫、精確的將植體種在預定的位置、在規劃的植體位置事先將臨時假牙製作完成,因此只要條件合,植牙當天就可以直接將事先製作好的臨時植體補綴物置入病患口中,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科技的發展,讓這種全數位化的治療變成可能。雖然如此,並不是每個病患都適合用這種方法治療,而更精確的數位製作,更適合使用於數位治療的醫材研發,以及AI的應用等等,在不久的將來,將使數位時代的植體補綴物製作更快、更精確、應用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