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2:癲癇的診斷與治療

程 序 表

E2-4
癲癇的藥物治療
周碩彬
台北馬偕醫院神經科

  癲癇和腦中風、帕金森氏病是神經科三大疾病,也是少數涵蓋從小兒、成人到老人的神經科疾病。在過去三十年由於基礎及臨床神經科學的進步,帶動了新的抗癲癇藥物的發明及新的神經外科治療方法,這讓癲癇的診斷及治療到達另一個新的境界。
  癲癇的治療基本上是以藥物治療為主。歷史上第一個治療癲癇的藥物是十九世紀的bromide, 到二十世紀陸續有四種抗癲癇藥物即phenobarbital, phenytoin, carbamazepine, valproic acid上市。從1980 年到2020年又有17種抗癲癇藥物被引進市場。如以1980年做切割點可將為抗癲癇藥物分成舊型及新型抗癲癇藥物。
  一般而言不管使用一種或多種抗癲癇藥物約有60 %的病人可達到癲癇無發作狀態。抗癲癇藥物的選擇除了考慮病人發作類型或發作症候群外,也要考量病人特性(如性別、年紀、體重、肝腎功能、共病症及相關疾病)及藥物特性(如效果、安全性/耐受性、調整劑量的速度、給藥頻率、副作用、及交互作用)。某一個抗癲癇藥物未必可以適合所有的病人,而每一病人對相同藥物也會有不同的效果,目前雖然無法做到客製化的藥物但可以在病人和藥物之間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癲癇的原理是抑制太弱興奮太強造成細胞內外電位不平衡導致動作電位進而產生癲癇發作。所以抗癲癇藥物就是要增強抑制、減少興奮來控制神經細胞放電。以Voltage-gated離子通道的觀點來說就是讓陽離子如Na+ 及Ca2+不要進來或者是讓陽離子如K+出去,如果從Ligand-gated離子通道的觀點來說就是增加GABA濃度,抑制Glutamate作用同樣可以達到減少動作電位的產生。而抗癲癇藥物就是依上述機轉來設計,可以操控單一機轉及多重機轉來治療癲癇這即俗稱單機轉藥物及多機轉藥物。單機轉藥物如Na+ 離子阻斷劑(carbamazepne, lamotrigine, lacosamide, oxcarbazepine, phenytoin, rufinamide),Ca2+離子阻斷劑(gabapentin, pregabalin),GABAA(barbiturates, benzodiazepine),GABA(tiagabine, vigabatrin),SV2 (levetiracetam, brivaracetam),AMPA antagonist (perampanel),多機轉藥物如(valproic acid, topiramate, zonisamide)。單機轉藥物大多為窄效抗癲癇藥物可治療局部癲癇及部份全面癲癇而多機轉藥物為廣效抗癲癇藥物可治療局部癲癇及全面癲癇。
  臨床治療癲癇時要〝start low go slow〞並優先考慮單一藥物治療,當單一藥物治療失敗時,可考慮轉換成另單一藥物治療或直接換成多種藥物治療。多種藥物治療宜優先選擇不同機轉的抗癲癇藥物並考慮抗癲癇藥物間的交互作用及副作用。癲癇治療的目標是無癲癇發作,避免藥物副作用及改善生活品質。
  抗癲癇藥物是神經調控劑不單是可以治療癲癇也可治療許多神經科疾病如疼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糖尿病神經性疼痛及泡疹後神經痛)及情緒疾病(焦慮或憂鬱)。另外抗癲癇藥物也可能有過敏、紅疹問題及惡化精神疾病及產生行為異常,這在臨床使用上宜稍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