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6: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品病人於手術或侵入性處置之停藥
      及其臨床因應

程 序 表

S6-4
常見牙科處置出血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 of bleeding in common dental procedures
章浩宏
臺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

  拔牙,洗牙、牙周手術及植牙等常見的牙科治療,都有可能造成口腔局部出血的狀況,對於因為醫療目的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而言,傳統上皆會建議停藥數日,以減少術中及術後,因凝血功能不佳引起出血的併發症;然在2000年以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此等傳統上進行牙科侵入性治療或手術前停止抗凝血的作法,會使某些病人產生嚴重的併發症,甚至致死;而後有越來越多的臨床文獻證據顯示不支持長期以來所遵循大多數牙科侵入性治療或手術前必須改變或停止口服抗凝血劑治療的觀念及做法、目前的建議是配合有效的局部止血措施;包括局部傷口縫合、止血明膠海綿的局部使用、局部麻醉中的血管收縮劑即無創傷性的手術技術等,針對大多數的牙科侵入性的治療或口腔手術,其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在4.0以下不需要改變原有的抗凝血治療方式;除非 INR 值大於 4.0,將需要與原開立抗凝血處方的醫師進行照會討論,是否調整劑量或調整治療藥物。本次演講,將先針對目前在牙科治療在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近期臨床建議做一回顧,其次針對牙科治療,包含拔牙、牙周治療、口腔手術及植牙等引起出血的情況、程度及考量等逐一介紹,並針對現有局部傷口或止血的處理的方式;包括局部傷口縫合、局部使用止血明膠海綿(如:Gelfoam®)等止血敷料、配合局部麻醉中的血管收縮劑使用及無創傷性的手術技術等逐一說明;進一步將針對目前牙科醫師遇到服用如Coumadin®等抗凝血劑時,如何依 INR的數值進行評估;依目前的臨床建議及指引,INR在4.0以下不需要改變原有的抗凝血治療方式;而 INR 值大於 4.0,會與原開立抗凝血處方的醫師進行照會,並研析最佳的處理方式;希望本次演講的內容,能媒合開立抗凝血劑的醫師及牙科進行局部治療醫師的觀點,針對術前是否需停藥等,能考慮參閱目前較新的建議審慎考量,共同擬定出減少病人出血並能阻絕病人因停用抗凝血繼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