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8:失智症:診斷、治療、照護的新進展
      Dementia – Updates 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are

程 序 表

S8-4
輕微認知障礙認知介入研究之進展
毛慧芬
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失智症防治是全球努力的議題。失智症確診前,經歷前驅期之「輕微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MCI的台灣老年人口盛行率達18%,MCI患者每年轉變為失智症之機率(10~15%)為健康長者(1~2%)的十倍,但仍有一定比例MCI患者認知功能可維持不惡化或甚反轉為健康狀態,因此,針對MCI患者的介入受到高度關注,由於愈早介入,成效愈佳,且目前藥物治療無特別顯著改善認知或生活功能之效益,非藥物療法中的認知介入(包含認知訓練、認知復健、心理教育及心理介入、生活型態介入等方式)研究大量興起。本報告將針對最近認知介入研究發展做說明。
(一)認知訓練需強調轉移效應(transfer effect)、可類化到日常表現:認知訓練分為使用訓練軟體、專業人員課程帶領、及活動參與(實體或虛擬實境)三類訓練方式。綜合215篇研究的後設分析結果顯示:不論何類訓練方式,對於MCI患者的認知功能促進,透過大腦可塑性或建立認知策略等機制,具有低度效果值(Hedge g=0.27, 95% CI: 0.19-0.36)。其中「多成份訓練」(綜合訓練記憶力、執行功能、反應速度、推理能力等)較「單一成份訓練」(如僅訓練記憶力),能有較佳轉移效應--可類化到未訓練的認知功能,且對日常生活功能有較佳促進成效。雖訓練頻率或次數與成效無顯著關連,但訓練期程建議至少三個月。另透過遠距進行認知復健,其效果相當,對認知缺損愈輕者效果愈佳。而虛擬實境訓練,目前文獻尚有限且未有一致結果,但其具融入生活情境的優勢,是未來有潛力發展的認知介入方向。
(二)組合多元認知介入模式為趨勢:結合運動與認知訓練,不論是接續(sequential)模式或同時(simultaneous)模式,均較僅進行單一認知或運動訓練,達到更佳介入成效。而以「對生活產生的影響」為成效指標進行系統回顧,結果指出:結合認知訓練、認知復健、心理教育介入、及落實到生活型態調整等之多元方式之介入模式,具有較佳成效。芬蘭大規模研究為代表性實證,其針對1200名失智症高風險長者進行多面向生活型態介入,包含營養、運動、認知及鼓勵社交互動,結果顯示可顯著降低認知退化風險。
(三)重視如何將認知介入的研究落實到真實場域中:目前研究多是在控制良好狀況下得到不錯成效,但當推展到真實場域時,各種實際情況(如社區據點中多混雜不同認知功能程度,及視、聽覺缺損之個案,或環境設備簡單等),可能使介入方案的可行性與成效有落差。因此,要如何降低研究成效流失(leaky pipeline)的情形,增進研究保真度(fidelity),透過帶領人訓練、強化個別化調整活動的能力等,是近來研究與實務工作者努力的方向。